台风“康妮”来袭前夕,一场关于基金会有效资助的专题研习营在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圆满落幕。风雨欲来,但没有影响来自上海、杭州和北京等地四十多位基金会从业者参与学习的热情。
本次研习营由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和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承办,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公益支持,在紧凑的两天时间里通过情境模拟、案例讨论、经验分享、圆桌对话和小组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参与者共同探讨和学习如何提升基金会资助的有效性,以实现公益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社会影响力的撬动。
研习营由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张琳主持并担任班主任,从开始的暖场互动到结束的全场牵手感恩,为研习营注入了热情如火的场域能量。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有效资助项目顾问诸昳首先以定制化的桌面游戏带领大家在小组内进入基金会资助的特定情境和角色,创造深入的对话,之后由各个小组通过焦点讨论来呈现当下就“有效资助”共同和不同的理解,以及对于接下来学习的期待。
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主持第一天下午的小组案例讨论,他引导参与者深入讨论一个乡村振兴领域的真实案例“千乡万店”计划,并借助《中国基金会有效资助研究报告暨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的部分框架,促使大家思考资助前基金会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张翼飞强调,基金会的资助不应仅仅是资金的简单转移,而是要通过精准的项目设计和管理,实现社会问题的系统性解决。
在第一天的活动中,参与者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学习如何从初心和使命出发,制定资助策略,并评估资助项目的影响力。第二天,研习营邀请了来自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的刘正超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简称SEE基金会)的郑晓雯,分别分享了他们在儿童医疗救助和环境保护领域的资助实践。
刘正超通过讲述患儿拉毛永措的故事,展示了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如何通过整合资源、提供经济资助以及社工服务,帮助患儿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郑晓雯则介绍了SEE基金会在推动环境治理和政策倡导方面的资助经验,强调了资助在促进社会创新和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天小组讨论里提到的基金会资金如何持续的问题,在第二天上午的对话环节得到了回应。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以下简称“复星基金会”)张翼飞主持以企业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蔚来用户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兼蔚来资本 Head of PR(以下简称“蔚来基金会”)理事长冯相意、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康恒环境基金(以下简称“康恒环境基金”)的负责人邵立人、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一财基金会”)秘书长周旭峰参与讨论。
蔚来基金会目前主要聚焦环境保护、儿童教育、紧急救助和乡村振兴四个领域,其中尤其侧重环保。冯相意理事长介绍蔚来基金会的资助项目从设计的策略上与企业本身的初心、业务、研发有深度结合,同时在项目落地上遵循商业管理标准,从设计的目标到最后的产出和成果,从跟进的流程到合作伙伴的选择,都会严格把关。
康恒环境基金目前聚焦环境科普教育、废弃物处理技术研发、乡村废弃物处理的基础建设和灾后垃圾的处理四大议题。邵立人认为企业基金会的有效性资助需要着眼四个维度:
1)项目设计中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并且与企业战略和公共利益结合;
2)争取签署长期合同;
3)设计好资助的方式和监管流程;
4)重视完整的成效报告。
一财基金会秘书长周旭峰介绍了基金会十多来年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基金会不同于普通的慈善组织,而是相当于整个行业的金融机构。很多企业费了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注册了一个基金会,但其实只是用来泛泛地执行一点公益项目,相当于大费周章搞了一架飞机,甚至建了机场等配套设施,但从来不起飞,只在地上开着,这其实是巨大的浪费。所以企业基金会最大的能力不仅仅是捐赠一点钱出来,而是要通过有效资助把所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给激发出来,并且投射到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或者公益场景上,从而创造共享价值,这对企业基金会来说是最难做到的,但其实也是最应该去实现的。复星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则在最后的总结里鼓励大家,多尝试多探索,努力成为真正在空中翱翔在行业领跑的“飞机”。
研习营第二天的下午是针对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导读和小组实践。在一财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庄爱玲博士的带领下,各小组基于指南中的有效资助框架和实践案例,选择并设计自己的资助项目方案再进行分享。这些方案覆盖了从乡村振兴到环境保护,从儿童教育到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参与者对有效资助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考。
庄爱玲博士在研习营的总结中提到,有效资助不仅要求基金会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还需要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资助效果的持续跟踪。她鼓励参与者将研习营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公益行业的发展。
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琳在闭幕式上表示,紫江基金会将继续支持此类能力建设项目,帮助公益行业从者提升专业技能,实现公益资源的有效配置。
随着研习营的圆满结束,参与者们纷纷表示,他们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为推动有效公益而努力。这场研习营不仅是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是公益行业合作与创新的起点。